半,就是每年亏损1000万,我都可以在其他投资上补充。”
碰到这样一个老板,一屋子的高层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!你要说他不懂办报,《天天日报》崛起全靠别人;你要说他懂办报,其实他也只是会花钱,感觉是这样。
作为公司总经理,这个时候的龙景昌毫不犹豫的下了军令状:“老板放心,我们就以《信报》为目标,一定要办一份专业的、畅销的经济类日报《经济日报》。”
林祖辉点点头,接着又开了30分钟的会,会议才结束。
会议结束后,林祖辉将集团三大董事喊到自己的办公室。
“《经济日报》我推荐一个人,叫做石镜泉,毕业于香江大学,曾任学生会干事,经历有‘保~钓’活动经历。你们去邀请一下,他至少也是个副社长级别的人才,还可以写财经类专栏。”
这是个勐人,林祖辉正好有记忆,而且非常爱国,他才印象深刻。
对于林祖辉的识人本领,大家都不陌生。
林祖辉就是龙景昌的伯乐,所以他很快说道:“我一定去邀请!”
接着,林祖辉又说道:“上周恒生指数短暂触及到2300点,虽然过后回落,但我估计下周股市行情非常不错。所以,我打算让公司在下周供股集资,每10股供3股。赵经理,这个事情你来办理,去邀请我的好友梁伯韬给予你帮助,酬劳别吝啬!”
赵翰连忙点点头,说道:“好的,我会准备的万无一失的,像新时代地产的梁生学习!”
林祖辉点点头,其实每个公司什么时候供股集资,都是林祖辉说了算。他总会找一个最好的时机,轻轻松松的将股份批出去。
这一次供股集资,若是以万辉传媒市值8亿计算,理论供股集资2.4亿;不过林祖辉要行使认股权证,一份也不用供。
所以,实际供股集资金额在1.2亿多一点。
将公司的八千万债务,减持到五千万,剩下的9000万林祖辉打算去购置优质物业!
既可以稳定公司的股价,又可以收租获得稳定收益!
只要万辉传媒保持足够的市值和资产,将来等玉郎集团落难的时候,就会毫不犹豫的抢到手;除非,黄玉郎这一世不炒股票和期指合约了。
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