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书包网
繁体版

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,拜见蔡议郎(1/3)

    蔡邕的心中酸涩不已,蔡夫人心中也颇为感伤。

     “夫君,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嗯,这是一首五言诗,句句皆是五言,读起来朗朗上口,十分通顺,表达也十分明确,言简意赅,只是这分明是写兵役繁重之苦,郭鹏年不过十二,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五言诗?”

    蔡邕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首五言诗,越看越是酸涩,越看越是觉得心痛,有种莫名的酸楚,蔡夫人比较富有同情心,多读了几遍,眼眶就湿润了。

    “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”

    “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”

    “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……”

    蔡邕反反复复的诵读这几句,仿佛能从这几句诗句当中读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悲情。

    十五岁从军出征,八十岁才能回家,回家一看,家人都死了,这是何等的凄楚?

    此等凄楚是一个十二岁的小郎能写出来的?

    这必然是经历了凉州羌乱的人感同身受才能写出的东西。

     蔡邕不相信,但是他也不觉得曹操会说谎,那么看来问题就在曹嵩身上了。

    如此这般一想,蔡邕更是对曹嵩不满,思来想去,又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郭鹏,不要学习曹嵩的做事手段,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才好。

    出于这样的想法,蔡邕决定要见一见郭鹏,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,是否值得曹操为他写引荐信。

    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,蔡邕才放下了这卷竹简,拿出了另外一卷。

    这小家伙还有别的文章?

    蔡邕将这文章打开来一看,顿时愣住了。

    这是……

    蔡邕怀着巨大的兴趣看着竹简上的内容,之后便吩咐家人尽快把郭鹏喊来家中。

    当日郭鹏正处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蔡邕的失落之中。

    失落的同时,也想着东方不亮西方亮,总有一处是亮的,如果蔡邕的道路走不通,那就走桥玄的道路,如果桥玄的道路也走不通,那再另作打算。

    反正现在自己的时间很多,满满八年的时间,还不够自己在雒阳折腾出名声来吗?

    这样想着,郭鹏就觉得自己好受多了。

    于是打起精神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