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简单的说,他们的溜须拍马,不像以前那么好使了,甚至开始惹人厌烦。
断人前途,这就是不共戴天的大仇。
那位言官御史当下是将简文德召来,仔细询问,也是觉得简文德的抨击方向没问题,而且这件事他们只要运作的好,就可以破了楚弦那所谓的‘不坏金身’。
“此事宜早不宜迟,时间拖的越久,那楚弦越是不好对付,所以马上我就会着急其他御史,讨伐这个楚弦,同时让各地的言官响应,到时候形成一股声音,这样一来,就可以给那楚弦定罪,只要这罪名扣过去,那这楚弦就休想再翻身。”这位御史明显是一个官场争斗的个中高手,各方面都考虑进去了。
正应了那句话,不动则以,动则惊人。
……
很快,关于《自省论》中楚弦私自杜撰太宗圣祖言论的传开就传开了,先在百姓和读书人中传,后来,官场上也开始有人说了。
这是简文德他们管用的手段,先造声势,声势造的差不多了,就可以直接下狠手。
而且,先造声势,也有一个好处。
万一是他们孤陋寡闻,太宗圣祖的确是说过那一句话,这样,也会有人提出来,他们就可以及时收手,不会陷入麻烦。
可以说,简文德他们考虑的是相当全面。
等这传言发酵几日,没有其他反对声音的时候,那基本上这件事就八九不离十了,到时候他们就会联名状告楚弦,给他定罪。
这套路,他们早已经是轻车熟路。
只不过这几日下来,关于《自省论》擅自杜撰太宗圣祖言论的传言已经是满天飞,但楚弦那边,却是没有丁点动静。
就像是,这不关他的事情一样。
为了这个,南疆州刺史宋元中,长史,都单独约谈过楚弦,想要探探他的口风,而楚弦的回答那是极为平静淡定。
《自省论》中的圣言,那都是有出处的,自己没有擅自杜撰。
就这么一句话,表明了楚弦的态度。
但问具体的出处,楚弦却是不说,这让宋元中等人干着急没办法,因为一旦楚弦被人攻击,打落神坛,那么他们这些上官也必然会受到牵连。
至少,监管不力的罪名肯定是要扣在脑袋上的。
“这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