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。”崇祯的语气平缓而和蔼。
杨嗣昌谢恩起身后,崇祯示意让周皇后先带公主下去,一脸温和浅笑的周皇后,牵起小媺娖的手,从杨嗣昌一旁款步经过。
经过杨嗣昌身旁时,小媺娖对正恭身肃立的杨嗣昌头上那一颤一颤的纱帽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她探着胖乎乎白如玉藕的小手,抓住纱帽的抖翅,一用力,便把纱帽从杨嗣昌头下揪了下来。
见此情形,崇祯皇帝纵声大笑:“爱卿,没想到啊,你今天竟被媺娖革除了纱帽,只得归乡而去了,朕甚是为卿惋惜呀。”
杨嗣昌忙陪着笑脸,低头拱手言道:“微臣一身都是天家所有,莫说只是革职,皇上便是将臣的性命拿去,微臣亦心甘情愿。”
崇祯复大笑,周皇后连忙从小媺娖手里拿过纱帽,一脸歉意地将纱帽递回给杨嗣昌,随后低嗔了小媺娖一名,便牵着她的手快步离开。
这时,那穿着比甲长裙,青丝低垂,一双明如秋水的眼眸的小媺娖,也向杨嗣昌顽皮地露齿一笑,便翩然而去。
见到这奉中殿中一片欢乐的气氛,一旁的随侍太监,心下皆不住地暗自感慨。
往日里,每天都黑着个脸,不停训斥太监与大臣的皇帝,今天能难得与大臣开个玩笑,这样的好心情可是极难见到的。
而杨嗣昌心下,亦在暗想,皇帝这些年来,实在被那些接二连三的坏消息给弄怕了,所以现在自已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实施后,国内流寇的势力,似乎在一点点地被遏制,各地已多有报捷奏章陆续传来,皇上心中,自然满是喜悦。
只不过,杨嗣昌知道,如果不能稳定住清朝那头穷凶极恶的猛兽,为大明官军剿匪争取足够的时间,那眼下看似已略有好转的剿匪大局,其实只不过会是昙花一现罢了。
“爱卿前来,却是为何事禀报?”
杨嗣昌正沉吟间,皇帝先开口问道。
温体仁急忙双手呈上辽东巡抚方一藻的信件,低头向崇祯禀报道:“臣奉陛下旨意,派出使者前往清廷议和,现据辽东巡抚方一藻奏报,我大明使臣,已基本与清廷谈妥,其议和协定之内容,皆在信中,特请皇上过目。”
崇祯皇帝哦了一声,便令太监接过杨嗣昌之信,迅速阅览了起来。
杨嗣昌紧张地偷眼观看着,崇祯阅信的表情。
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