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书包网
繁体版

重温李白(1/2)

    重温李白

    李白几乎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神话。在历史上确有其人(有流传下来的诸多诗篇作证),但是他的形象,在街谈巷议中分明被神化了。说他是酒仙:“斗酒诗百篇”;说他一身傲骨:“天子呼来不上船”……这些溢美之辞甚至出自唐朝诗坛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杜甫之口,似乎不可不信。还有件使其大出风头的轶事:当时的“第一夫人”杨贵妃笑脸相迎,请李白题诗,李白提出的条件是让宠臣高力士脱靴子……此事如果属实,淡泊名利、傲视权贵的李白真是太潇洒了。古今中外又有几个文人能获得这样的待遇?即使歌德,路遇魏玛大公国的君主,也会下意识地侧身伫立、脱帽致敬,此情此态曾遭到贝多芬的嘲笑。

    李白的人生哲学是: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难怪他有个外号叫谪仙呢。这个称谓本身,就带有神话的色彩。他在天堂里肯定因为特立独行,不屑于溜须拍马,加上没有组织性纪律性,才被发配到人间的。在人间他依然故我,恃才傲物,却奇迹般成为自由的化身。

    李白最大的魅力不是他的酒量,不是他的文采,而是他典型的性格:充满了对自由的热爱。还能找到比李白更“自由化”的诗人吗?在他之后,循规蹈矩的宫廷诗人越来越多了。这愈发衬托出李白的不可一世,不可多得。比人身自由更难得的,是心灵的自由——李白拥有一颗博大的心灵。这是成为大诗人的首要条件,同时也是大诗人与小诗人最明显的区别。古往今来,读者是有眼光的,有良知的,或者说,潜意识里也有对自由的渴望与羡慕,所以他们选择了李白。李白不仅成为诗歌的偶像,而且成为人格的偶像。一般人很难达到李白的境界,正因如此,才会对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顶礼膜拜。但实际上,这种境界早已存在于他们的理想中,李白不过是恰巧吻合的一个符号,一个替身罢了。

    唐诗之所以构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巅峰,恐怕也源自于它所倡扬的这种自由的精神。唐朝的诗歌皆是有灵魂的,而不是徒具肉体的丰腴与语言的华丽。发展到宋词,这种精神多多少少打了点折扣,只能借助外表的浓妆淡抹加以弥补。再往后,灵魂逐渐昏迷,逐渐死亡,诗歌也人老珠黄……直至今天,它拄着拐棍走下了神坛。可以说,自由精神的丧失,导致诗歌失去了自由,甚至进入危机的时代。说到底,李白已是一位很难超越的诗神,一位出神入化的领袖。《全唐诗》洋洋洒洒,浩如烟海,若从中抽去李白的那一部分,肯定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